天珠是藏传佛教中一种宝物,常用于修行和加持,而且天珠本身还具有辟邪驱鬼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收藏。然而,随着市场上假货越来越多,如何辨别真假的天珠,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如何通过真假对比来辨别天珠的真伪,天珠的外观是较为简单的,通常为圆球状,由水晶、玛瑙等质地制成,然而真假天珠的区别却是非常明显的,拿出两颗天珠进行对比,就可以轻松识别出真假。

天珠的纹理也是真假对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真正的天珠是天然矿物晶体的产物,因此每一颗天珠的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假的天珠纹理过于平滑、相同,不具备独特性,经过仔细观察,就能轻松辨别出真假。用火烧天珠也是辨别真假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天珠是真货,在火焰下不会出现气泡或者裂缝,但如果是假货,会出现明显的气泡或裂缝同时,假的天珠还会散发出明显的刺鼻气味。

鉴别天珠的办法:1、看天珠的质地。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观察,各类矿物质地的颜色,可分为原本固有的颜色称为白色;混入色素离子引起的颜色称为他色;产生裂纹引起的颜色,称为假色,这是矿物学质地的三种色。天珠质地的颜色大致分为:乳白色、黑色、棕色、红色及淡绿色五种,其中以乳白色的质地最佳,某些天珠研究者都把天珠线孔内是否为乳白色列入纯天珠的必备条件之一。

2、看天珠的色泽。天珠一般呈黑白色、深棕色及象牙色、淡棕色及乳白色四种相间的纹路,黑白分明的纹路喜欢的人多,深棕色及象牙色相间的纹路也是许多人首选之一(台湾仿的新天珠为后者)。3、看天珠的光泽。所谓光泽是指表面反射光的强度而言,反射率大,光泽就强。一般光泽可分为: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及土状光泽等。天珠表面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而形成较不平滑反射光有紊乱的现象,用肉眼观察表面似涂上一层油脂,这种光泽称为油脂光泽。

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怡』(DZI),为美好、威德、财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称呼天珠。早在唐代,天珠就已为人所知了,欧洲人劳弗于1913年撰写了《东方绿松石考证》。他引用《唐书》及几部唐代经文中的“瑟瑟”一词进行比较考证。并根据陈述,说明最高品位的藏族官员肩上披挂着一串串“瑟瑟”。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科维茨于1952年出版的《来自西藏的史前珠》及《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本书中,称其为“猫眼石”。
著名人类学家格勒博士在《藏族苯教的神》论文中称其为九眼勒子。天然天珠是指使用纯天然材料仅经过打磨而成的筒珠,分为由贝壳化石磨制而成的老天珠及用天然玛瑙磨制而成的新天珠,目前市面上所见花纹规整一致的人工材料(玻璃、树脂、化学处理石材等)制品为人工天珠或仿制天珠,市场上的许多玛瑙宝珠,毋论是否来自西藏原产地,一律声称是“西藏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