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壶不被坑,玩壶更懂壶,我是壶大侠!本山绿泥,是紫砂壶泥料中的珍品之一。然而市场上却非常稀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首先,出矿相对较少是主要原因之一,本山绿泥的矿产相对于其他紫砂泥料而言较少,这导致了市场上的稀缺性,其次,早期紫砂行业还未发展起来,本山绿泥未被重视被用来做日用陶,也造成了本山绿泥的市场稀缺。

再者,现存本山绿泥矿料都在不差钱的人手中,所以市场上所谓的四号井本绿那更是稀少。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本山绿泥矿料,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收藏家或者是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大佬。最后,本山绿泥使用传统工艺练泥制壶,烧制成品率极低,瑕疵较多,如跳砂、开裂、花泥等问题。这也是导致本山绿泥壶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总之,本山绿泥的稀缺性原因有三点:出矿相对较少、紫砂行业还未发展起来、现存本山绿泥矿料都在不差钱的人手中。

本山绿泥紫砂壶从颜色泥料鉴别。段泥是本山绿泥、紫泥、红泥的共生矿,是多种泥料团结在一起的,因此根据成分比例不同,段泥烧成的颜色会有变化,诸如古铜、棕黄、金黄、灰暗黄等等,但却不会像本山绿泥一样成冷色调。本山绿泥较嫩,基本不含砂,而段泥中含砂量大,所以更容易成型,摸起来也很温润。鉴别本山绿泥紫砂壶真假最重要一点在于,真正的本山绿泥一般不会吐黑,吐黑的基本上都是烧制温度不到位的段泥,因为低温烧制的段泥颜色接近绿泥颜色。

茶汤颜色和壶的颜色相近,养出来的效果更加自然润泽。有的人为了快速见效,选择颜色比较重的红茶、黑茶等来养绿泥壶,发现颜色会比较脏,并且不均匀,这样的壶养出来是比较影响实际效果的。泡茶之前我们要先用热水浇淋紫砂壶,让茶壶本身的气孔张开,这个时候水汽就会呈现在茶壶的表面。

因为在帅元紫砂壶添加了氧化钴进行调色。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
紫砂壶起源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