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局名满汉文对照大全清代钱币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钱币,大岁数人都能接触到,也是收藏钱币的入门品种。今天发现了一张非常好清代钱币局名满汉文对照的照片,满文局名有钱币实拍照片和标准的写法,并对应配有汉文的局名解释,是非常好的钱币收藏基础资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收藏,用的时候会非常方便。

一、有一个顺治通宝背面是满文的,真品常见版式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在100左右;超过这一个价格,市场上可以大量供应的。二、顺治通宝后面的满文有两种:1、是宝泉,二是宝源,系铸币厂名。2、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

2、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3、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4、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楼主的是枚清代铜钱背面的满文,钱币在照片中是倒立的,图中左边是一个“浙”右边是一个“宝”就是宝浙局铸造的。感兴趣可以到我空间相册里看一下满汉对照表。这是康熙或顺治时的铜钱。背文是汉字浙。康熙时有20个局名。为了好记,定成一首背文诗。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TiKuoCopper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应答时间:202008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